產品功效
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sp. infantis
一. 菌種名稱: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sp. infantis
二. 分類地位:革蘭氏陽性菌(Bifidobacterium科Bifidobacterium屬longum種infantis次種)
三. 產品規格:活性乳酸菌含量 ≥ 1 x 1011 cfu/克 , 鋁箔袋包裝, 100克/袋.
四. 自然界棲息地
1. 此菌可從健康成人及嬰兒糞便中分離獲得,為人體腸道最常見的菌群之一,于人體大腸末端分布最多,但斷奶期間,其數量將會減少一個對數值(即減為十分之一)。
五. 大小和形態
1. 在電子顯微鏡下,細胞會有彎曲型、Y字型或V字型等不規則型態,但較少呈現分枝狀,細胞較為細長,不會形成鏈狀,為絕對厭氧革蘭氏陽性桿菌,不會產生孢子,無運動性。
六. 適合生長環境
1. 本菌適合在絕對厭氧的環境下生長,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可能促進生長,生長溫度范圍在20~45℃,最適合生長溫度在36~38℃上下,pH值范圍在6.5~7.0之間,pH值在4.5~5.0及8.0~8.5下不會生長。
2. 本屬菌種為不具觸酶(catalase)活性之絕對厭氧菌,對于氧氣的耐受性隨菌種(species)之不同而異。對于氧之耐受性較高的菌株而言,當有氧存在時,則會有微弱之catalase活性而能將少量之過氧化氫(H2O2)去除,而過氧化氫主要會傷及菌體中代謝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酵素F6PPK(fructose-phosphate phosphoketolase),并造成此酵素之失活,導致菌種無法生長及死亡。
七. 培養特性
1. 就本菌種而言,必需的生長因子為核黃素(riboflavin)、煙堿酸(nicotinic acid)、葉酸(fo
產品說明
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sp. infantis
一. 菌種名稱: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sp. infantis
二. 分類地位:革蘭氏陽性菌(Bifidobacterium科Bifidobacterium屬longum種infantis次種)
三. 產品規格:活性乳酸菌含量 ≥ 1 x 1011 cfu/克 , 鋁箔袋包裝, 100克/袋.
四. 自然界棲息地
1. 此菌可從健康成人及嬰兒糞便中分離獲得,為人體腸道最常見的菌群之一,于人體大腸末端分布最多,但斷奶期間,其數量將會減少一個對數值(即減為十分之一)。
五. 大小和形態
1. 在電子顯微鏡下,細胞會有彎曲型、Y字型或V字型等不規則型態,但較少呈現分枝狀,細胞較為細長,不會形成鏈狀,為絕對厭氧革蘭氏陽性桿菌,不會產生孢子,無運動性。
六. 適合生長環境
1. 本菌適合在絕對厭氧的環境下生長,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可能促進生長,生長溫度范圍在20~45℃,最適合生長溫度在36~38℃上下,pH值范圍在6.5~7.0之間,pH值在4.5~5.0及8.0~8.5下不會生長。
2. 本屬菌種為不具觸酶(catalase)活性之絕對厭氧菌,對于氧氣的耐受性隨菌種(species)之不同而異。對于氧之耐受性較高的菌株而言,當有氧存在時,則會有微弱之catalase活性而能將少量之過氧化氫(H2O2)去除,而過氧化氫主要會傷及菌體中代謝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酵素F6PPK(fructose-phosphate phosphoketolase),并造成此酵素之失活,導致菌種無法生長及死亡。
七. 培養特性
1. 就本菌種而言,必需的生長因子為核黃素(riboflavin)、煙堿酸(nicotinic acid)、葉酸(folic acid)和對氨基苯甲酸(p-aminobenzoic acid)可進行發酵的糖類為乳糖、果糖、半乳糖、蔗糖和蜜二糖,而不會進行發酵的糖類為木糖、甘露糖、麥芽糖、海藻糖、甘露醇、菊糖和水楊素。
2. 如果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培養,可用MRS(Man,Rogosa和Sharpe的縮寫)培養基進行培養,內含:casein peptone,10.0g;牛肉抽出物,10.0g;酵母菌抽出物,5.0g;葡萄糖,20.0g;磷酸氫二鉀,5.0g;diammonium citrate,2.0g;Na acetate,5.0g;七水合硫酸鎂,0.5g;四水合硫酸錳,0.2g;Tween 80,1.0g;agar,15.0g;0.05% Cysteine,10 mL;蒸餾水,1000mL;調整pH值至6.2~6.4之間,在121℃滅菌15分鐘。
八. 生化特性
1. 本菌在糖類代謝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丙酸及丁酸,而以醋酸及乳酸為主要代謝產物,但亦會產生少量的甲酸和琥珀酸。
2. 在發酵葡萄糖形成的主要有機酸為乳酸及醋酸,理論上的比例為3:2,不產生丁酸和丙酸及不產氣(二氧化碳)。
3. 可分解人體腸道難消化的纖維或聚醣,產生酸以抑制有害菌。
九.致病性與應用
1.目前并無發現有任何的致病性。
2.本菌是伴隨人類的成長,且維持人體腸道內菌叢生態平衡的主要益菌之一,具有合成蛋白質、維生素,幫助消化吸收,抑制有害菌生長及刺激免疫系統等功能,大多添加于乳制品或發酵飲品內,維持腸胃道健康。
十.經常性運用
1.嬰兒雙歧桿菌被應用的相當廣泛,舉凡抗病原菌、腸道菌相維持、免疫調節、抗腫瘤、抗發炎、抗憂郁等方向都曾被研究過。
2.維持腸道中正常的微生物菌相,由于嬰兒雙歧桿菌可透過生長代謝中產生的醋酸和乳酸,有效維持腸道保持在較低的酸堿值(pH值),而使病原性及腐敗性細菌不易生長。有機酸也能促進腸道的蠕動,進而有效地移除病原菌。
3.提高營養價值及合成維生素,由于嬰兒雙歧桿菌具有酸化作用及蛋白質水解的活性,可使乳蛋白質凝固物粒子變細,而擴大酵素作用面積,以改變食物(如酸奶酪)中含氮化合物的組成而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促進鈣及其它營養被寄主消化吸收,可防止骨質疏松癥。
4.改善臨床病癥,嬰兒雙歧桿菌具有產生β-galactosidase 的能力,可使乳品中的乳糖預先發酵代謝,故可改善乳糖不耐癥,增加乳糖不耐癥患者對乳品食用消化的吸收性。單獨表現并不顯著,最好是能配合其它乳酸菌來共同生長;一般參與配合的乳酸菌有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菌、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及嗜酸乳桿菌。
5.改善腹瀉便秘,嬰兒雙歧桿菌所產生的醋酸及乳酸等有機酸能促進胃排空,增進腸道蠕動,提高糞便中水分含量,降低腸阻滯,使習慣性便秘患者排便正常而緩和便秘的情形。此外也有動物試驗指出可給予嬰兒雙歧桿菌可調節免疫反應,減緩因輪狀病毒引起腹瀉的嚴重度。
6.抗腫瘤活化免疫系統功能,嬰兒雙歧桿菌具有刺激免疫系統,增加抗體或巨噬細胞等的活性,雙叉桿菌胞壁含有某些抗原成分,可誘發寄主免疫系統的活化、壓抑腫瘤或使寄主產生免疫抗體以抑制病原菌吸附在腸黏膜表面上。一些文獻證實乳酸菌及其菌體成分可活化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刺激宿主產生細胞激素而活化巨噬細胞,并可刺激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增加吞噬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有學者指出嬰兒雙歧桿菌無論死或活的菌體皆能有效抑制BALB/c小鼠的腫瘤細胞生長活性。
7.減緩老化,動物生命期的衰老過程及老化現象的發生與腸內腐敗物質的產生有極大的相關性。而以能產生乳酸的菌叢取代或抑制會生成腐敗物質的菌群時,可抑制或減少腸道中腐敗物質的生成量,減緩老化現象的發生。由老鼠飼料中添加酸乳提高老鼠壽命的研究結果得到了證明。
8.動物試驗中發現,喂食有結腸炎的小鼠嬰兒雙歧桿菌,可藉由減少促發炎激素的產生來改善其發炎現象;而于人體試驗中,給予結腸炎病人服用嬰兒雙歧桿菌后發現,嬰兒雙歧桿菌能有效定殖于發炎的大腸黏膜上,進而可發揮其在腸道上的功效。
9.血清素是腦中主要的幸福分子之一,當腦中血清素缺乏時,則可能有憂郁的現象發生。較新的動物實驗中發現,喂食嬰兒雙歧桿菌的大鼠其血漿中血清素的前驅物-色胺酸的濃度明顯的增加,顯示嬰兒雙歧桿菌于情緒的改善有所功用。
10.腸躁癥(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屬于大腸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的胃腸問題,而造成的原因未明,也許是由于壓力、飲食或荷爾蒙等種種因素的變化而造成,目前研究顯示跟腸道蠕動及腸內菌叢改變有關。患者癥狀有便秘、腹瀉、腹脹、腹痛或大便次數改變等,人體試驗中發現,腸躁癥患者服用雙歧桿菌后增加糞便中雙歧桿菌的含量,可改善腸道菌相;另外,服用嬰兒雙歧桿菌的腸躁癥患者比起未食用者,可明顯改善整體腸躁癥的癥狀,特別在腹痛及腹脹癥狀的緩解效果更佳.
由于微生物產品的特殊性,本店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如聲稱產品質量問題,需提供第三方國家認可標準檢測機構質檢單加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