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說明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
【藥理毒理】
本品為降血糖藥。胰島素的主要藥效為降血糖,同時影響蛋白質和脂肪代謝,包括以下多方面的作用。
1.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原異生作用,減少肝輸出葡萄糖。
2.促使肝攝取葡萄糖及肝糖原的合成。
3.促使肌肉和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和氨基酸,促使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和貯存。
4.促使肝生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并激活脂蛋白脂酶,促使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
5.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抑制酮體的生成并促進周圍組織對酮體的利用。
【藥代動力學】
口服易被胃腸道消化酶破壞。皮下給藥吸收迅速,皮下注射后0.5~1小時開始生效,2~4小時作用達高峰,維持時間5~7小時;靜脈注射10~30分鐘起效,15~30分鐘達高峰,持續時間0.5~1小時。靜注的胰島素在血液循環中半衰期為5~10分鐘,皮下注射后半衰期為2小時。皮下注射后吸收很不規則,不同注射部位胰島素的吸收可有差別,腹壁吸收最快,上臂外側比股前外側吸收快;不同病人吸收差異很大,即使同一病人,不同時間也可能不同。胰島素吸收到血液循環后,只有5%與血漿蛋白結合,但可與胰島素抗體相結合,后者使胰島素作用時間延長。主要在腎與肝中代謝,少量由尿排出。
【用法用量】
1. 皮下注射 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鐘注射,必要時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劑量根據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劑量(視體重等因素每次2~4單位)開始,逐步調整。 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島素需用總量多介于每公斤體重0.5~1單位,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總量變化較大,在無急性并發癥情況下,敏感者每日僅需5~10單位,一般約20單位,肥胖、對胰島素敏感性較差者需要量可明顯增加。在有急性并發癥(感染、創傷、手術等)情況下,對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應每4~6小時注射一次,劑量根據病情變化及血糖監測結果調整。
2. 靜脈注射 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性昏迷的治療。可靜脈持續滴入每小時成人4~6單位,小兒按每小時體重0.1單位/kg,根據血糖變化調整劑量;也可首次靜注10單位加肌內注射4~6單位,根據血糖變化調整。病情較重者,可先靜脈注射10單位,繼之以靜脈滴注,當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時,胰島素劑量及注射頻率隨之減少。在用胰島素的同時,還應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并注意機體對熱量的需要。不能進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靜脈輸含葡萄糖液的同時應滴注胰島素。
【不良反應】
過敏反應、注射部位紅腫、瘙癢、尋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
1. 低血糖反應,出汗、心悸、乏力,重者出現意識障礙、共濟失調、心動過速甚至昏迷。
2. 胰島素抵抗,日劑量需超過200單位以上。
3. 注射部位脂肪萎縮、脂肪增生。